近日,以“新区域生态/新高质量增长”为主题的第二届“成长可视化/小学教育评估”交流展示活动暨北京2025“新综合评估视野”交流展示活动在北京十一校丰台中学和北京十一校丰台小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教育专家、教育研究人员以及校长和一线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教育评价改革的具体路径和未来方向。 “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的效果。通过本次研讨会,我们希望凝聚改革共识,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路径,确保全体学生成长、展示潜力,不断推进教育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丰台区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传统的教育考核往往陷入了以“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套路,形成了限制学生成长的“茧”。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蒋彦夫在区域实践分享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想法,重点探讨了如何“破茧成蝶”。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围绕“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详细阐释了教育评估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使命与责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卢永利分析了小学评估如何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主题是“小削减,大影响”。中国教育科学院教育督导评估研究所副所长任春荣重新审视“日常学习考核”,提出强化过程、注重素养的考核理念。此外,北京市教育督导评价研究院副院长杜文平系统介绍了学生成绩综合评价的“北京模式”,提出了“六结合、六要点”的评价体系框架。北京十一中丰台小学校长曹军分享了该校通过评估重构儿童成长生态的实践路径,并强调评估“看到每个孩子”的价值。研讨会还组织参会人员参观北京十一校丰台中小学,参观创新街头诗F丰台区的节日项目“乐诗公园”。这让道路成为诗歌的展示空间。节奏一变,周围的大街小巷就成了一座永不关门的诗歌博物馆。在文学实验室里,学生们蒙上眼睛置身于大自然中,用触觉和嗅觉写出感性而独特的散文。 “三点菜地”项目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学习历程档案……各种课程设计和考核结果让学员感受到了丰台“空间赋能评估”的创新理念。随后进行了三场专题论坛,参会学校代表在“数字智能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创新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数字化教学培训方式改革”三个专题论坛上分享了各自特色的教学评价实践。活性评估”。创新,我们将构建富有时代特色、凸显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让全体学生在科学评价的指导下实现全面、个性的成长,为发展教育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来源:丰台区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