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本和韩国正在就三边货币互换进行谈判。”

► 文:观察者网 熊超兰 10月22日,香港《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正在与日本、韩国就建立三边货币互换机制的可能性进行谈判,以加强地区金融安全网络、深化经济合作。报道强调,日本和韩国是美国的盟友。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班功胜上周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秋季年度会议上与日本央行行长上田一夫和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讨论了这一问题。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他们正在推动三边合作,谈判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南华金融报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尚未回应置评请求。据《宁邮报》报道。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第十四次中日韩央行行长会议10月15日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由日本央行行长上田和夫主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班功胜、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出席。会议就近期经济金融形势等交换了意见。中日韩央行行长第十五次会议定于2026年在韩国央行主持下举行。中日韩央行行长会晤。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南华早报》指出,货币互换机制是各国央行常用的提供本币流动性的工具。除了多边机构的救助努力外,发生债务危机时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是。此次政治磋商的目的是在中国长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规避美元影响,推动日中韩三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中日韩三个东亚国家经济总量合计占世界经济的四分之一。韩国和日本是美国的“亲密盟友”,但也受到了特朗普总统高关税的影响。按2024年贸易额计算,韩国和日本将分别成为中国第四和第六大贸易伙伴。目前尚不清楚中日韩三边货币协议将如何达成,以及是否纳入清迈倡议框架。清迈倡议于2000年5月在泰国成立,东盟10国财长与东盟国家财长在清迈签署区域货币互换协议。中日韩(10+3),旨在通过共同外汇储备基金解决成员国短期国际收支和流动性困难。这包括扩大东盟自身的货币兑换机制和建立中国、日本、韩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双边兑换协定两部分。即将举行的东盟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可能会进一步讨论此类合作。 《南华早报》援引另一位消息人士的话称,货币互换谈判仍在继续,但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中日韩分别达成双边协议。中韩签署的为期五年、金额达40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将于本月到期。 2024年10月,中国与日本央行签署为期三年、总额20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日货币互换机制韩国将于2023年12月重新启动,三年耗资100亿美元(约712亿元人民币)。上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班功胜出席国际货币和金融委员会第52次会议,并发表声明警告称,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刻不容缓”,并指出贸易紧张局势正在破坏全球金融稳定。 2025年10月16日至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华盛顿召开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CMFI)第52次会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已与全球32家央行签署总额4.5万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其中包括与欧洲央行续签的3500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以及上周在华盛顿与冰岛续签的35亿元人民币的五年期本币互换协议。 “当地的据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局官员上周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货币兑换网络已成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央行将重点深化与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的合作,逐步扩大本币兑换合作范围。”该匿名官员补充道。 有效利用资金,增加流动性供给,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今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中日韩外长第十一次会晤。如今,百年变局正在加速,全球经济g增长缓慢,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开放指数持续下降。中日韩作为亚太主要国家和全球主要经济体,应坚持开放经济大方向,共同高举自由贸易旗帜,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营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国际经济环境,推动包容普惠、普惠互利的经济全球化。我们要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发展,共同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打造更多“中日韩+”合作项目,注入扎实合作动力。三国合作的活力将推动东亚合作的发展。我们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共同维护地区和平和世界安宁。我们必须继续东方我们始终坚持信守承诺的传统,坚持独立、团结、自力更生,把亚洲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王毅出席中日韩会议第十一次外长会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